近日,中國證監會已纍計接收到365傢國內企業關於在境外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或全流通備案的申請(其中51傢已境外上市企業單獨就全流通提齣瞭備案申請)。具體而言,這些申請中包括瞭95傢采用直接境外上市架構(簡稱“H股架構”)的申請,158傢采用間接境外上市之股權控製架構(簡稱“紅籌股權架構”)的申請,以及49傢采用間接境外上市之協議控製架構(簡稱“紅籌VIE架構”,與股權紅籌架構共同構成瞭“間接境外上市架構”)的申請。
截至2025年1月16日,共計251傢境內企業成功完成瞭備案程序。其中,H股架構的企業占據瞭62傢,紅籌股權架構的企業數量達到瞭118傢,而紅籌VIE架構的企業則有24傢。此外,還有40傢已上市的企業專門就“全流通”事項完成瞭備案。
境外上市地及板块选择
在提交備案申請的365傢企業中,目的地呈現多元化分布。具體而言,計劃赴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企業數量最多,達到瞭196傢;另有51傢企業申請瞭全流通。此外,還有114傢企業計劃在其他交易所上市,這其中包括106傢擬赴納斯達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,5傢擬赴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,以及3傢同時考慮赴納斯達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。除此之外,還有1傢企業計劃赴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,3傢企業計劃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,以及1傢企業計劃赴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上市。整體來看,這些企業的上市選擇主要集中在港股及美股市場,且港股案例更爲突齣。
備案企業所屬行業情況
已提交备案申请的企业广泛覆盖了多个行业领域,主要包括TMT(科技、媒体与电信)、医疗保健/生命科学、工业制造业、零售及消费品、基建/房地产、运输/物流及其他服务业、金融业以及能源行业等。
在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中,所涵蓋的業務領域主要包括增值電信服務、醫療機構設立與運營、網絡文化經營活動、網絡齣版業務、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與經營、保險經紀與代理服務,以及人體幹細胞技術的研髮與應用等。